宜州的个人简历曝光,宜州人必看
我们的宗旨是:另眼看宜州
----------
生活照:
个人信息:
中文名称:宜州
户口所在地:广西壮族自治区区河池市
民族:壮族
外文名称:YizhouCity
曾用名:宜山
邮政区码:
车牌:桂M
毕业学校:河池学院
身份证号:XXXXXXXXXXXXXX
家庭成员:
爷爷:中华人民共和国
父亲:广西壮族自治区
住在一个院子的兄弟姐妹(10个):金城江区、南丹、天峨、东兰、凤山、巴马瑶族自治县、都安瑶族自治县、大化瑶族自治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
子女(16个):庆远镇、三岔镇、洛西镇、怀远镇、德胜镇、石别镇、北山镇、祥贝乡、刘三姐乡、屏南乡、洛东乡、福龙瑶族乡、北牙瑶族乡、同德乡、安马乡、龙头乡。
家庭状况简介:从秦朝开始,宜州一直是这个院子的老大,院子里面的兄弟姐妹都是由宜州来管的。年5月18日,爷爷准设立河池专区,自此,宜州市由河池管辖。但是,宜州心里面是有想法的。经过数十年的艰苦奋斗,年9月9日,爷爷批准撤销宜山县,设立宜州市(县级市)。年6月18日,爷爷又批宜州市由父亲直辖,由院子里面的老大——河池市代管。
据未经公开和证实的小道消息称:年的时候,宜州曾经有机会分家,自己开一个院子,但是因为调皮捣蛋,在那年发生了一个大事情,让父亲很没有面子,让爷爷很气愤,所以,分家的事情就没成了。后来据说是来宾得到分家的机会。
经济状况:年全年财政收入7.亿元,该年,整个河池大院的财政收入44.56亿元,由此可见,宜州在河池大院里面算蛮有钱的了,主要是因为宜州头脑灵活,扎实肯干。另外,靠近柳州大院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个人特长:
宜州搞吃的蛮可以,目前搞吃的手艺以烤鱼和牛肉条比较出名。其他的还有凉菜、什锦菜、三姐香粽。另外,烤玉米、烤老鼠、炒田螺也是一等一的高手。
宜州养蚕和种甘蔗最厉害:截止年10月,宜州已连续8年为中国第一大桑蚕基地县市。全市养蚕农户11.9万户51万人,占农村总户数90%以上。种蔗农户7万户,蔗区涉及人口35万人,占全市农业人口的70%。
宜州搞工业勉强点,但是也形成了以“蔗糖、茧丝、矿产、食品、建材、水电、机械加工”为核心和支撑点的工业体。
其他兴趣爱好:
彩调剧:宜州平时比较fei,有事没有事搞点彩调剧。你还莫讲,还唱出点名堂来列。20世纪50年代宜州市的彩调《刘三姐》和《龙女与汉鹏》曾到北京中南海怀仁堂演出,得到毛泽东和其他中央首长的高度赞扬。
风景名胜:
宜州被人们誉为歌仙刘三姐的故乡。宜州自古以来旅游资源丰富,曾吸引各方贤士、文人墨客、佛道高僧旅宜,并留下不少诗词、碑刻和文墨。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宜州旅游业也得到迅速的发展。主要风景名胜有下枧河流域刘三姐歌谣文化生态保护区(含古龙漂、珍珠洞、民族村、刘三姐书院等),有白龙洞游览区、宋代铁城、宋黄庭坚逝世处遗迹、宋杨文广战事遗垒、明千户所古城、明惠帝云游宜山遗迹、太平天国王府故址、仙女岩、九龙岩、三门岩、多灵山、镇远峰等。
四牌楼
在宜州市一中东侧,有一座建于乾隆二十五年的牌楼,时称“会魁楼”,又称“四牌楼”。此楼位于十字路口,形成东西南北四个门洞,内外相通。四牌楼楼高三层,一楼全用大型细凿条石砌成,呈四方形,工艺精巧。边长11.5米,四面拱门各高3.9米,宽3.5米。二三楼为木质结构的重檐楼阁,红漆圆柱,飞彩流丹,古朴庄重。“文革”中二三楼被折毁,只存有一楼拱洞石门,楼上建筑及额匾碑刻已不复存在。
会仙山
会仙山亦称北山,位于宜州市城北1公里的白龙公园内。北山耸峙,壮若雄狮,登山极目,市区景物尽心收眼底,为宜州八景之首,称“会仙远眺”。山顶有鸟型巨石一方,呈展翅状,明刻“骑云”二字,石前平台原建有“齐云阁”,峭壁上刻有“极高明”三大字,为郡人明代参将李霁所题。有清雍正年间庆远知府徐嘉宾的述职碑。今山顶建有电视差转台。还有天池、甘泉等。景区内有白龙洞、百子岩、雪花洞、百丈深井岩、炼丹岩、白云庵、翼王点将台、翼王点将台、山谷祠等景点。
临江河
临江河风景区北起样贝乡拉托村畔,南至三江河口与龙江河交汇,河道全长37公里,含下枧、古龙、祥贝三个河段。河水碧绿,山水交融。沿河群山叠翠,古洞罗列。该景区于年10月与白龙洞同时列为广西风景名胜旅游区。
南山
南山在宜州城区南郊2公里处,有摩崖诗刻数十处。在南山麓有一山洞人称为龙隐洞,传说这里有地下通道穿过龙江河底可到达白龙洞。洞前峭壁上有宋代将军费忱平“安抚”瑶族起义领袖莫文察的“凯旋碑”和知州沙世坚镇压毛南起义首领莫文察的记事碑等十余幅。宋代将领狄青副将余靖有七言绝句狂草手笔刻在大石上,东西崖壁上刻有一楷体“寿”字,高4.2米、宽2.3米,据说到此处者方能为寿仙。北面山麓有一小石泉,人称“寿泉”。在南山北麓的龙隐洞前有寺为南山寺。旧称广化寺,宋真宗时曾赐御书16轴藏于寺侧御书阁中,历代重修,规模宏伟。清代慈禧太后寿诞,庆远府曾以南山寺景雕成檀木屏风献上。今寺庙已毁,尚存屋基遗址。
九龙山
九龙山在宜州城区南3公里,九龙山因有九峰相连婉蜒若龙,因此得名。在九龙山主峰山腰有丹霞岩,岩口高20米,宽6米,有后洞和顶洞可出。入口处有椭圆形钟乳石,宛如青龙含珠。传说宋代宜州知州张自明因在九龙洞为民求雨有功,病逝时,其棺被龙含吞于此。明代庆远知府岳和声题刻“丹霞遗蜕”四字于岩侧壁间。山秀洞奇,夕阳辉映,景旧称“丹霞夕照”。在丹霞岩之南侧有九龙洞,洞口有宋刻“万云谷”三字,洞前有深潭,上刻“九龙洞”三字。潭前有巨石刻九龙神碑,因张自明曾在此求雨得道,明代遂在此祭九龙神。
古城峒
古城峒位于宜州市城北郊3公里的木棉村后,年建造。此处群山环绕,皆峭壁悬崖,四面如铁,内可容万灶,外可扼咽喉,牢不可破,险不可夷,故号“铁城”,后称古城峒。古城峒分内城和外城,内城墙东西两端对峙的两山崖壁上各刻有一碑,东面山崖是《铁城记》,碑高厘米,宽厘米,刻于筑城的当年,该碑主要是记载建筑铁城的经过;西面山崖是《铁城颂》,碑高厘米,宽厘米,刻于铁城竣工后的次年三月,系地方人为歌颂云拱筑城的功绩而作。东面山腰有一洞,洞门上刻“紫霞洞府”四个大字,还有金银岩、凉风洞和“飞泉石井”。从外古城往东为马安村,莫马安山东麓建有“歌仙庙”,庙后山腰有明代参将威振的赞景诗生根石刻碑。
古龙河
位于江河中段,北起祥贝乡古龙圩,南至下枧龙洲岛,古称思吾溪,全程10公里。古龙圩后山有古龙洞,洞口宽7米,高5米,有钟乳一丛酷似古榕挺立。洞内有数个大厅,有一通天洞。沿河撑漂流,河岸有皇冠山、义马柱、古佛朝西、龙女岩、鸳鸯洞、六妹岩等景点。顺流而下,漂下金波跃鲤坝滩余米,即可穿入鸳鸯洞,洞深处有天然瀑布,时有游鱼嬉戏。在六妹村岸边的山崖上,有一六妹岩,传说岩中原有七仙女,一仙女误中妖计被牙变奶(传说中会吃小孩的熊奶)吃掉,只剩六仙女故称六妹。牙变奶后被雷公神在六妹岩南边的山上劈死,尾巴被劈断,至今仍留在六妹岩北边的双驼山千米白壁上。被雷电劈中的山从上到下,一分为二,人称“一线天”。
壮古佬
位于宜州城区以北,流河寨所在地。壮古佬风景区位于宜州市北部刘三姐乡的马山塘屯,至市区水陆距离12公里,陆路5公里,交通极为便利。景区占地16公顷,原生态环境保护良好,自然古朴。壮古佬景区现已建有景区码头,对歌台、壮古佬寨门、厚兰桥、会景亭、表演场、观景长廊、歌王楼等别具风格的民族传统建筑。黄圣依与苏有朋主演的电影《寻找刘三姐》在此取景拍摄。
水上石林
水上石林地质公园位于宜州市龙江及其支流的临江流域,占地面积约.7平方公里,海拔米左右,属大型规模地质公园,由祥贝园区、下枧河园区、龙江园区、石别园区组成,约有60处地质遗迹点。园内喀斯特地貌发育充分,岩溶洞穴颇具特色,还保留了众多的唐宋以来历史遗迹。
德胜风景区
德胜风景区位于城区47公里的德胜镇境内。主要景点有:鸣琴山、大风光山、德胜古城等。德胜街中心。一山巍然屹立,形如玉笏,山顶常有白云缭绕,为鸣琴山,又名白云山,明代刻有“独尊峰”三字。山中回音效果极佳,鼎沸入声,四面来风,均有回音,声如鸣琴,景称“玉笏鸣琴”。
在德胜街西,有大风山,俗称袁家山。山间之洞,凉风习习,宋将黄忱驻此“平蛮”置德胜寨,人们又称此山主岩为黄公岩,有张居广洗剑事及古碑多幅,记“英雄茂烈传千古,显赫威声耸后人”及“将军节奏洗吴钩”之往事。
离德胜街西约1公里许,有德胜古城,亦称河池守御千户所遗址。明洪武二十八年()置河池守御千户所于河池州,以扼七十二峒之冲,隶庆远卫。永乐六年()迁至德胜。城呈长方形,东西宽米,南北长0米,四面有城门和城楼,现仅存东门城楼。楼高8米,长11米,城门高3.5米,宽3.4米,均为细凿料石基础,墙为明代青方砖,甚为壮观。
金浪湾风景区
金浪湾旅游风景区位于素有“龙江大峡谷”之称的龙江河中段,距宜州市区50公里,与德胜镇交界,上接金城江东江镇,与风光秀丽的姆洛峡风景区一水相连,相互依托;下接“赛漓江”之称的下枧河风景区相依相承。游船行程两小时,途经怀远千年古镇、三江并流的三江口,两岸翠竹连绵,山峦叠障,绿水环山,山水倒影独成一景。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zhouzx.com/yzsxs/9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