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宝典之宜州篇壮族歌仙刘三姐的故乡
宜州区隶于河池市,位于广西中部偏北。唐朝贞观四年置龙水县;宋朝宣和元年更名为宜山县;年撤销宜山县,设立宜州市;年12月撤销县级市,设立河池市宜州区。
宜州是一座有年历史的文化古城,是壮族歌仙刘三姐的故乡,灵动秀丽的下枧风光,婉转动人的山歌传说,浓郁纯朴的民族风情,让人充分感受宜人之州不一样的山水意境和民族风情。
关于历史
“
黄庭坚在宜州
黄庭坚,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暮年是以除名羁管的身份到宜州的,他以道德高尚,书法超群,渊博的知识吸引大批崇敬者。黄庭坚在宜州一年多的时间,写作了《游龙水城南帖》、《代宜州党皇城遗表》等文章和日记《乙酉家乘》。
“
宜州市古铁城石刻
位于宜州城北郊木棉村后,年建造。此处群山环绕,皆峭壁悬崖,四面如铁,故号“铁城”,后称古城峒。
关于民俗
“
刘三姐歌谣
刘三姐被称为广西的歌仙,刘三姐歌谣大体分为生活歌、生产歌、爱情歌等七大类,它具有以歌代言的诗性特点和鲜明的民族性。年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宜州渔鼓
源于宜州地区民歌,是由宜州地方戏曲与民歌逐渐融合演变而成的说唱艺术,是民间叙事性的歌谣形式。年列入广西区级曲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壮年节
壮年即壮族新年。活动形式多样,极具壮族特色。节日期间,好客的宜州壮家人充满热情,邀请客人进家门,畅叙乡情,场面甚为壮观!
“
宜州三月三
每年农历三月三,宜州都会举行盛大的节日活动,有万人山歌会、民族大联欢巡游、歌王歌圩、民间民俗文化展演等,可充分感受宜州多彩的民族文化魅力。
“
宜州彩调
早在明末清初,宜州就有了彩调。当时的彩调是采用二人对唱、边唱边舞,后来发展成耍扇花、抛手巾、走碎步、走矮步,更显得活泼、熟烈。传统彩调剧目有《王三打鸟》、《刘三姐》等。
关于景点
“
刘三姐故里
位于宜州城北区,景区由贯通市区的龙江河段与刘三姐乡的下枧河段交汇构成,形成“天人合一”天下奇观,全程25公里。
景区河段中有“喀斯特之魂”之称的水上石林,奇石秀峰,沿岸不仅风光旖旎,还有南蛇山、会仙山、乌龟石、泣血碑、望妹石、三姐扁担等奇特景观,美不胜收!
“
宜州祥贝
祥贝乡位于宜州区北部,距市区30公里。临江河两岸的自然风光美不胜收,古老的水车和修竹茂林让人流连忘返。
这里曾是好莱坞经典电影《面纱》的取景地之一,华裔影帝黄秋生、好莱坞巨星爱德华·诺顿和娜奥米·沃茨等明星在此上演了一场经典的爱情故事。
“
古龙河漂流景区
位于下枧河上游,全程水路十公里。具有“险、奇、美、幽”的特色。险在逐浪翻波间,奇在竹排水上漂,美在山青绿水秀,幽在山间鸟啼鸣。
“
会仙山景区
位于宜州区白龙公园内,有会仙山、白龙洞、百丈深井岩等景点。白龙洞因洞中有鳞甲宛然的石龙而得名,位于会仙山南面山腰,明代旅游家徐霞客曾两次燃火把进洞。
“
壮古佬寨
位于宜州区北部刘三姐乡的马山塘屯。沿环山步道拾级而上,登高望远,村寨、农舍、田庄、青峰、碧涧、流岚佳境俱全,下枧河风光尽收眼底!
“
金浪湾景区
位于宜州区西北部,景区内山清水秀、山林茂盛、鸟语花香。集山水田园观光、水上娱乐、拓展训练、野营烧烤、三农体验、科普旅游等为一体。
“
宜州博物馆
位于宜州区冯京路,展馆内收藏了包括冯京祖父墓碑以及河池市境内最大的冷水冲型铜鼓在内的多件珍贵文物等,生动地展示了宜州区的历史。
“
拉浪生态休闲区
位于宜州区德胜镇拉浪林场,景区里有游泳池、烟雨桥、人工湖、餐厅、文化广场、生态休闲长廊、生态烧烤区、民族风情木楼群等休闲设施。
关于美食
“
宜州粽
选用黏性大的糯米,用碱砂水洗浸后滤干,然后用新鲜的竹叶把糯米及馅心包裹成型,蒸煮熟。昧道鲜美,软糯不腻,诱人食欲。
“
红兰酒
源于明朝末年,至今已有年历史。采用民间传统工艺,选用优质糯米为主料,佐以壮族人民称之为仙草的红兰草制成。酒体天然红色,晶莹馥郁、香甜醇和。
“
宜州牛肉干
宜州三绝之一,风味特奇,肉正味醇,辣在口、甜在喉,让人回味无穷。
“
宜州凉菜
凉菜大概有十多种:蕨菜、海蜇皮、拌黄瓜、鱼腥草、豆腐皮、豆腐丝、海白菜、粉丝等,酸爽脆甜,还可以加辣椒油食用。
“
宜州烧烤
宜州烧烤在河池地区相当有名气,可烤的食物种类繁多,肥牛、鸡肉、鸭舌、鸭肾、猪鞭、烤鱼、玉米、蔬菜等。肉香浓烈,香辣可口。
登记手机号码就有机会获得最高20元话费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zhouzx.com/yzsxs/9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