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建思想破冰行动突围宜州全力推动
年以来,宜州区委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工程,深化“书记领谈”工程,建设标准支部、培养标杆书记、打造标兵党员、培树标本典型“四标”工程为抓手,做实“党建+”服务大文章,推进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
基层党建工作经验做法在人民网、新华网、八桂先锋网、《广西日报》《河池日报》等区内外主流媒体上宣传报道
宜州区屏南乡合寨村原村委副主任、老党员韦焕能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并获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探索者”
推进落实党内法规建设
强化区委主责意识,区委常委会、理论中心组传达学习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11次,出台《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实施细则》等党内规范性文件30件。
构建网格化监管体系
抓纵伸,针对走访调研查摆出的基层党建突出问题,拓展领谈对象和内容,深化“书记领谈”工程。
抓横向,建立常委分片联系指导基层党建“五个一”工作制度,定期指导各级党组织书记研判和推动基层党建工作。
抓全面,完善基层党建“两随机”督查制度,开展5次“两随机”督查,现场派发整改通知单份。
打造精品党建工程
实施乡镇党委委员创新工程,通过划好“责任区”、记好“公分值”、用好“成绩单”,强化党建责任意识。
图为宜州区委翟红玲书记(右二)到商贸物流城项目地调研
图为刘三姐镇商会党支部党员向贫困学生捐款
实施党内政治生活精细化工程,以推行“三册两指一日”为抓手,创新基层党组织“堡垒指数”和党员“先锋指数”考评管理办法,以积分化管理破题,严肃规范党内政治生活。
图为宜州区委组织部党支部和屏南乡政府机关党支部在屏南乡果立村联合开展“学雷锋·追先锋·瞻英雄”主题党日活动
图为刘三姐镇坝头村党总支部结合党员“先锋指数”考评,对党员进行积分管理。
实施组织力提升工程,建设标准支部、培养标杆书记、打造标兵党员、培树标本典型。拟表彰优秀共产党员98名,优秀党务工作者29名,先进基层党组织27个。
擦亮特色党建品牌
推行党建+特色产业。打造党员能人产业示范基地16个,培育党员能人人,宜州荣获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
图为宜州区年脱贫攻坚专题培训班学员到三岔镇楞塘村特色火龙果种植基地进行集体经济现场教学
图为年全国茧丝绸产销形势分析会在宜州区召开
图为安马乡年村集体经济分红仪式
推行党建+基层治理。发挥党群理事会在推动社会治理和扫黑除恶引领作用,宜州公众安全感指标排河池第一。
图为河池市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集中宣传活动启动仪式在宜州区召开
图为德胜镇在都围村中华屯开展“千人驻百村”涉黑涉恶线索集中排查暨宣传会
推行党建+项目建设。发挥党支部、党员在重大项目建设中的先锋堡垒作用,高效完成宜州新区、高速路、高铁和洛东工业集中区多亩征地工作任务。
图为融水至河池高速公路(宜州段)征地拆迁工作协调会在宜州区召开
图为征地拆迁工作组商讨征地拆迁相关事宜
图为征地拆迁工作人员对土地进行测量
坚持以党建助力脱贫攻坚
严管厚爱,对标提振“精气神”。为进一步增强驻村工作队员使命感、光荣感和自豪感,统一制作发布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队队标,不断激发队员干事创业激情;出台《驻村工作队员日常管理规定》,开展“树承诺、亮职责”活动,强化履职担当;落实驻村帮扶经费和第一书记工作经费,研究制定针对工作队员及家属教育、医疗、公共服务等方面关怀激励措施。因人赋责,强化村干部管理。出台《加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工作方案》及村干部管理规定,明确培养目标任务,制定培养措施,采取“一对一”“多对一”方式跟踪培养,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持;推进村级党组织“星级化”管理和屯级党群理事会评星定级,推动乡村治理与扫黑除恶深度融合,《宜州屯级党群理事会基层治理模式》获全国干部学院精品课程2等奖。
图为宜州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队队标
图为宜州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队经验交流会
来源:宜州区委组织部
监制:卫兴
责编:超壮
编辑:金洲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zhouzx.com/yzsxs/59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