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了,黔桂线废弃的旧线能否借旅游让
最近途经黔桂边界的广西南丹小场,看到这座当年很是热闹的三等小站已经空寂无人,站房仍在,但透过门缝可以看到里面变成一家饮料厂,站前广场成了公交车总站。轨道没了,地正在平整,不知道正在作何用途。旁边的卫生所及宿舍楼还是三十年前的老模样,楼前还有黑板房,仍有人住,但一切显得那么零清,荒凉。
我对小场站有特殊的感情。
当年在老家高中高考复习时,我的同桌是一位韦姓同学,他没有考上,我读大学后他凭叔叔的关系到了遥远的河池南丹小场工区做了一名铁路维修工。大学期间我与他书信不断。
谁也想不到的是,我毕业后竟然也到了河池工作。于是,上班不久就从金城江坐火车去看他,第一次知道火车从金城江到南丹是需要加一个车头才可以爬上去的,也第一次深入了解到铁路工人的生活。尤其是对工区那一排排简陋的黑板房印象特别深。
当年我的那同桌就住在这样的房子里。
后来,娶了南丹老婆,当然多次在小场火车站上下。期间因职业需要,也多次坐火车到过八圩、瑶寨、侧岭等小站。
黔桂铁路早就十年前就改线了,在南丹县城中新设了南丹站,小场站成了历史。
我有个习惯,看到废弃的场所,比如厂区、旧路、老房,特别是以前自己来过、熟悉过的地方,往往会联想怀念它繁盛时的热闹,这或许就是“摅怀旧之蓄念,发思古之幽情”吧。
看着小场站破败的样子,我就想到与它相类似的沿线各个小站:它们都这样空了?荒了?
新的南丹站
黔桂铁路是一条建于抗战时代的老铁路,也是西南地区第一条准轨铁路。它东起柳州,西到贵阳,跨越高原、山地、岔地三大地貌类型,是柳州铁路局管辖的主线路。
广西以前的铁路网其实就是两个丫形对接,桂林、湛江、凭祥、南丹四个点与柳州、黎塘之间的一条直线相接。黔桂线就是北丫的一“枝”。
三个视频同一内容却插错显同一个封面
黔桂铁路年开始扩能改造,年新线开通,旧线停运。到今年正好十年了。
扩能改造说的就是拉直、电气化。可以想象,老黔桂铁路修建时不可能象现在这样跨江过洞,那时只有绕着各种各样的山河间走线。尤其是从金城江到南丹,海拔升高米,坡道大,曲线半径小,车速慢,金城江到南丹要走大半天,但沿途风景如画,人们坐车就是看景。
据说,新世纪来临时计划改造,当时有三个改造方案,包括荔波三都方案、捞村独山方案和麻尾独山方案(图1)。最后仍然选取了由金城江引出靠高速公路一侧,沿既有线通道北上的方案,即主要在麻尾到金城江段开新线,麻尾到贵阳主要利用旧线略改。这样虽然新建长度相对最长,比荔波三都方案长5.km,比捞村独山方案长6.km,但桥隧总长度最短(分别短8.19km,15.km),工程投资最省(投资万元),而且优势明显(比荔波三都方案省3.23亿元、比捞村独山方案省3.77亿元)。其地形条件、工程地质情况在区域内是相对较好的。而由于取消了闻名全路的麻尾“限制口”,消除了金城江一都匀段的瓶颈地段,使得作为包柳通道南段和西南至华南及出海铁路通道中重要组成部分的黔桂铁路得以畅通。远期以后,全线将形成双线电气化大能力通道,可以满足国家要求的客车30对/日,货运x10t/年的远景输送能力要求。
黔桂线扩能改造后,都匀至贵定段线路取直,改在湘桂线龙里站接轨,龙里~都匀段修建新线(既有贵定~都匀铁路保留)。
黔桂线扩能改造完成后柳州至龙里段共设车站47个(含客运站1个,中间站20个、会让站25个、线路所1个),其中新建车站35个,改建车站12个,同时废弃了42个车站,其中从金城江至麻尾段多公里的废弃站共有北崖、加必屯、拔贡、长山、侧岭、六卡、八圩、关东、瑶寨、关西、拉易、小场、关上、星店、拉麻、东晨、泗亭、鼓里等计18个站。中间的金城江、六甲站保留,小场改址到南丹县城。
黔桂线最长的东山坪隧道如今已经变成村民出行的道路。
现在从卫星地图上还可以看到这段废弃的黔桂旧线的标示,包括多数原来的四等小站名,路轨印迹仍清晰可见。只是由于没有实地探访,不知道这些小站的站房还在不在,卫星地图上看不清。
金城江站出来后新旧线相随在这里分手
从金城江出来后,黔桂新线从足直村前(也就是北涯站)过江走新路,到六甲站时有一小段重合,然后继续分道扬镳。
六甲站短暂相缝后又分开了
旧线拐上加必屯,绕很大一圈在拔贡再过江,往长山站拐上侧岭、八圩,在关东、瑶寨、关西、拉易之间拉出几个大几字环。
而新路则从六甲过小三峡景区,穿过一条超长隧道,到北香出来后,沿西南大道旁的凤凰山边一路穿洞西进,时隐时现。
从地图上看,旧线这些回环十分无奈,都是绕着山头行进。
甚至拉易站那个“几”字就在一条窄窄的峡谷两侧,按理完全可以修过桥就拉直了,当时修建的难度在哪呢?想不通!不过,之所以这样建当时一定有它的道理啦。
我现在想的问题是:既然黔桂线扩能改造后六甲-小场-麻尾多公里老线不再使用,路轨、站房空置着,而沿途风景又这么好,山江如画,更何况其中还有六甲小三峡和瑶族风情加持,如果仍能保留那种漂亮的旅游小火车,以蒸汽机车头牵引,只挂几个车厢,在金城江-小场-麻尾间运行,既方便沿线河池市六甲镇、拔贡镇、侧岭乡以及南丹县八圩瑶族乡、里湖瑶族乡这些交通不便的乡镇各族群众出行,体现"人民铁路为人民"、民族大团结。又可以将此路段开发成观光线路,融黔桂铁路修筑史、白裤瑶寨风情、南丹油菜花海、六甲小三峡风光为一体,为广西开辟一条新的旅游线路,不是非常好的创意吗?
如此,闲置的铁轨、蒸汽机车和老绿皮车厢可以继续改造利用,吸引火车迷来旅游,为当地自然人文资源开发增加点噱头,又方便民众,加快他们脱贫步伐。
可谓是一举数得。
四川嘉阳小火车
当然,这需要投资者的眼光及当地政府的扶持。这样的旅游业投资回报期肯定比较长,没有当地政府以各种回报来扶持,恐怕难以吸引投资。
小火车是煤矿车变成的
我查了一下,目前全国其实有不少地方都进行着类似的铁路旧线开发项目。有的在林区,有的在矿区,多数仍然用蒸汽机车来牵引。有的仍然是绿皮车厢,有的则改造成简易开放式旅游车厢。
游客将小火车当作景点
据说铁路部门还特意在一些特殊区段坚持开行公益性短途慢车,站站停,最低票价只收一元,让山区民众运牛羊、拉山货,总之这往往成为了游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zhouzx.com/yzsxs/59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