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十大新闻出炉见证宜城新跨越
忙碌中,日子过得飞快。回首年,许多日子让我们感到温暖,许多事情让我们难以忘怀。一年来,我市招商引资结出新硕果,工业经济焕发新动能,现代农业迈上新台阶,城乡建设呈现新面貌,改革创新彰显新活力,民生改善取得新成效,作风建设展现新气象……这一切正如习总书记年新年贺词那句话: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岁末年初之际,宜城市委宣传部、楚都宜城网、宜城发布评选出年度宜城市十大新闻,盘点年我们一起走过的不平凡历程,回顾经济社会发展的精彩亮点和重要事件,瞩目这座城市的光荣与梦想,凝聚力量,满怀信心,期待在新的一年中谱写新时代宜城经济社会发展新篇章。
1、开展“三访一促”着力破解基层难题
访民情、问民意、解民忧、暖民心!年元旦期间,市“四大家”领导率先垂范,广大党员干部放弃休假机会,带着政策、带着感情、带着责任上门入户,到破旧小区、到群众家中,与群众面对面沟通交流,把关怀和温暖送下去,把困难和诉求带上来,掀起了“三访一促”活动热潮。
三访一促大走访深得群众欢迎
人民日报、湖北日报等中央、省、市媒体报道我市三访一促活动
市委、市政府决定从年12月下旬开始到年年底开展“三访一促”活动,要求市“四大家”领导、市直各单位和各镇(办、区)机关及镇直单位全体党员,采取集中走访与常态长效相结合的方式,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收集一批群众反应强烈的问题建议,解决一批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破解一批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问题,寻找一批发挥人才作用、助推宜城发展的破题良方,健全一系列联系群众、服务发展、惠及民生的长效机制,凝聚起加快创建全国新型城镇化典范城市的强大合力。
市委书记郭静表示,此举的目的就是要让各级干部通过大规模的走访行动,摸民情、送政策、解民惑、解难题、送温暖、抓发展、促创建,把“三访一促”活动做成推进宜城转型发展、绿色发展的“助推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润滑剂”,破解基层难题的“直通车”,提高干部能力的“大课堂”。
2、努力再造一个新“猛狮”
3月12日,总投资30亿元的湖北猛狮新能源高端锂电工业园项目在宜城市经济开发区奠基开工,这标志着我市与广东猛狮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合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此前,我市就与猛狮科技签订了投资88亿元的猛狮新能源锂电池、光伏发电及风电三个项目。
我市与猛狮总经理康书文签约
猛狮项目建设抢抓进度投产在即
9月7日,我市再次与湖北猛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襄阳南湖宾馆签署协议,新增5GWH(千兆瓦时)动力锂电池项目,建成达产后,可实现产值多亿元、利税10.5亿元。
3、我市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项试点获首届湖北改革奖
国家督察组肯定我市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工作
多项改革工作走在全省前列被媒体争相报道
7月14日,省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并产生了首届湖北改革奖表彰名单。宜城市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项试点从个候选名额中脱颖而出,成为荣获项目奖的10个项目之一。此项奖经由中央批准设立,由省委、省政府主办,每2年评奖一次。
4、《长山壮歌》进京会演
《长山壮歌》剧照
“很好,我们襄阳就要多出文化好作品、出精品。”7月13日、14日,连续两晚,宜城创作的《长山壮歌》在北京首次参加全国会演并获得成功,消息传回后,襄阳市委书记李乐成也不禁为襄阳文艺好作品点赞鼓励,为宜城文化工作者喝彩。
《长山壮歌》是我省唯一获得中宣部、文化部主办的“年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会演”资格的舞台精品。此次参加全国会演的小戏有4台,大戏有28台,《长山壮歌》是28台大戏之一。
5、全市农业提升三年行动计划项目建设大幕拉开
耕地质量提升与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推进会现场
省市媒体报道我市耕地质量提升与现代农业示范(产业)园区建设
8月10日,流水镇莺河现代休闲农业产业示范园项目现场,彩旗飘扬,机械轰鸣,人头攒动,全市耕地质量提升与现代农业示范(产业)园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开工启动现场会在此召开。由此,在全市上下迅速掀起了一轮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热潮,进一步打造宜城经济发展绿色增长极。
我市计划用三年时间,全市耕地质量提升20万亩,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20个,全面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美。
6、风雨中的党性洗礼——党旗在防汛救灾一线高高飘扬
“十一”期间,受丹江口水库、三道河水库泄洪和连续强降雨影响,汉江、蛮河宜城段水位均达高峰值,40座水库同时超汛限水位……汛情就是命令,险情就是战场。宜城市全体党员干部取消休假,迅速投入防汛救灾工作中。
党员干部检查防汛备汛工作
党员干部带队巡河
“哪里有汛情,哪里就要有我们的党员干部。”宜城市委、市政府把防汛救灾工作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头等大事。党徽亮起来、党旗飘起来、党员干起来,市四大家”领导率领10个防灾救灾工作队,深入10个镇(办事处)的防汛救灾一线,做到汛情没有结束不撤离、卫生没有消毒不撤离、生产没有恢复不撤离。宜城市各级党员干部带头巡堤查险,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在这场严峻的自然灾难面前,宜城市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用实际行动为党旗添彩、为党徽增光、为党的形象注入力量。
7、学十九大精神鼓足发展干劲
我市根据不同受众群体,灵活运用各种载体和平台,积极开展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宣讲活动,以干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的方法进行学习宣讲,让党的十九大精神家喻户晓。
我市收看十九大精神宣讲团报告会现场
草根宣讲员、四中门卫刘铭江为学生宣讲十九大
报告内容全面学。我市召集全市机关干部、个村(社区)干部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各村组织两委成员和全体党员逐字逐句通篇学习报告原文,从精神实质、整体架构和思想体系等方面,对报告内容加以全面而深刻地理解、把握。
关键内容重点学。结合各类报告解读、政策解释文章,要求全体机关干部真正把报告中的新思想、新论断、新提法、新目标刻印在心上。
领导带头透彻学。市主要领导带头学习十九大精神,先学一步、深学一层、做出表率,带动全体党员学起来、动起来,切实增强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结合工作务实学。各部门各单位按照十九大报告提出的系列战略要求、战略任务开展工作,实现学用结合、以学促干,将十九大精神落到实处。
创新特色展开学。根据不同群体的需求,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进基层。通过花鼓戏、音乐快板、顺口溜、小品、书法、绘画、剪纸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
8、宜城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
绿树掩映下的楚都宜城
鲤鱼湖畔的楚都公园
10月27日,根据《国家园林城市系列标准及申报评审管理办法》等相关文件要求,经综合遥感测评、第三方调查、专家实地考查和综合评议,我市正式被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襄阳各县(市、区)仅宜城一家入选。
我市入选国家园林城市,圆了58万宜城人民的绿色梦,受到了广大市民点赞。
9、宜城荣获“省级文明城市”称号
12月21日,从全省精神文明建设表彰暨文明创建推进电视电话会上获悉,宜城荣获-年度“省级文明城市”称号。同时,雷河镇荣获省级文明乡镇,小河镇符埫村、荣河村和流水镇余棚村荣获省级文明村,鄢城办事处七里花园社区荣获省级文明社区,郑集镇八角庙村赵福兰荣获省级文明家庭。
为过马路的老人小孩撑起雨伞
志愿者劝导群众毋闯红灯
近几年,宜城持续开展“道德模范”“最美宜城人”等评选活动,年又启动了争当“宜城百佳”活动。这些人中有1人入选“中国好人榜”、9人入选省道德模范或荆楚楷模、49人入选襄阳道德模范或襄阳好人,形成了崇德守德、向善向好的文明风尚。
10、宜城民警王世军事迹感动全中国
年12月24日零点,在这冷冽的冬日午夜里,市看守所所长王世军溘然长逝。他被同事们称作“拼命三郎”,因积劳成疾,今年春节期间已在岗位上病倒过,如今,与癌症战斗一年的他,永远地倒下了。弥留前夕,王世军留下了一封家书,字里行间,满满对家人、亲友、同事以及工作岗位的不舍和眷恋,催人泪下。
人民日报要闻版、人民日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zhouzx.com/yzsxs/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