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是如何面对屡次待遇不公,成长为北

在人生的漫长道路上,往往会遇到诸多不公平待遇,当出现这种情况时,应该怎样去面对呢?我们今天的故事主角:北宋著名文学家与书法家黄庭坚给出了很好的解答,下面就来探讨:

北宋文学家黄庭坚

黄庭坚,是如何面对不公正的待遇,成长为北宋著名文学家的呢?

一.从小博学多才,首次科举失败

黄庭坚,字鲁直,乳名绳权,号清风阁、山谷道人等;世称黄山谷、黄太史、黄文节、豫章先生等等。于年6月12日出生,是宋江南西路洪州府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祖籍浙江省金华市。其家族:修水黄氏是诗书世家,书香越过十代。

在黄庭坚(双井七世)这一辈之前,修水双井黄氏在宋朝,就已经有了18位进士;到黄庭坚中进士之前,修水双井黄氏增加到22位进士。黄庭坚中进士后,双井黄氏又有25位宋朝进士,这样一来,仅宋朝,双井黄氏就有48位进士。如今修水双井村被誉称为“华夏进士第一村”。

黄庭坚的父亲黄庶,将自己心爱的次子绳权,取名为庭坚,庭坚者,为远古八个人才即“八恺”之一。庭坚还是远古时期圣贤皋陶的字;又将他的字定为当时北宋著名大臣鲁宗道的名,即“宗道”,可见父亲对小庭坚的期望有多大。

北宋书法家黄庭坚

黄庭坚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他自幼聪明伶俐,博学多闻,逐渐成为个多才多艺的奇童,孩提时就声名远播。7岁那年,就写出了一首脍炙人口的《牧童诗》;8岁时因羡慕别人去考举人,作诗一首送行:“万里云程着祖鞭,送君归去玉阶前,若问旧时黄庭坚,谪在人间今八年”。

年黄庭坚在外做官的父亲黄庶不幸病逝了,由于家境不太宽裕,15岁的他跟随舅父李常到淮南游学。舅父知识渊博,能诗善文,对其精心栽培,让黄庭坚受益匪浅,加之自身地努力,几年后就脱颖而出,更负盛名了。

然而,黄庭坚的科举之路并不顺畅,年,他参加乡试,中了第一名乡元后,于第二年信心百倍地进京参加科举考试。可是放榜时却没有黄庭坚的名字,当时未中的考生都很沮丧,有的甚至大哭起来,然后默默地回家。

电视剧《大宋才子黄庭坚》剧照(左一为黄庭坚)

唯独黄庭坚能沉稳坚强面对落榜,还坦然前往看榜。年,黄庭坚回到修水双井,他坚信自己的实力,继续在芝台书院、樱桃书院读书深造。努力化解首次科举失败的阴影,以备来年再战。

二.为官始终替民着想,却因党争屡次受贬

宋英宗治平三年(年),黄庭坚再次荣登榜乡试榜首-乡元。第二年,即年,黄庭坚继续参加科举考试,二战成功,考中进士三甲榜首(进士第31名)。并因此踏入仕途,成为了叶县(今属河南)县尉。

后来黄庭坚因工作认真负责,升任泰和县(今属安徽)知县,他更加勤政谋政,为老百姓办实事。当时朝廷征收分摊盐税。各个县为了巴结朝廷,竞相争取多交。唯独泰和县只按任务完成,朝廷当然不高兴,黄庭坚没增加当地老百姓的负担,使得民心安稳,受到民众爱戴。

泰和县快阁

黄庭坚虽然很有才学,但由于他正直、性格直率,所以在仕途上并不顺利,他先在地方上当了几年芝麻官,后来在朝廷书斋里做些校对典籍,编纂历史的工作,又由于新旧党争还被一贬再贬。

后来黄庭坚的妻子死了,他写了《发愿文》,戒除一切嗜好欲望,不沾酒肉,就是被贬谪到黔州,也没有改变。甚至有人看见他容颜相貌更加光彩。

大家看到黄庭坚虽然被流放那么多年,但与做官时没有什么两样。人们就怀疑黄庭坚的道德品行大概是长期养成的,不是一般人学学就能够达到的。

黄庭坚书法贴

三.彰显凛然正气,钟情交友创作

宋哲宗绍圣间,新党重新掌权后,便在黄庭坚参与编修的《神宗实录》中,摘出千余条内容,控告他诬蔑宋神宗。禁闭等诸多手段一齐上。但是,无论怎样威逼利诱,黄庭坚却始终不承认有诬蔑之辞,“凡有问,皆直辞以对”,他不折腰、不惧怕、不屈服,其铮铮傲骨、凛然正气,令士大夫莫不叹服。

面对铁龙爪文字狱,黄庭坚保持不低头认罪,不忍辱偷生,所以,他受到的打击比其他旧党人士更大,结局也更悲惨。他先被贬涪州,后贬黔州,再贬戎州,后来还遭除名,被踢出了干部队伍,羁管宜州,最后病死于宜州南楼。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面对屡次不公正待遇,黄庭坚都没有消沉,反而用广交良师益友、钟情文学与书法创作等爱好,来排解苦闷与不公。其中黄庭坚与苏轼的友谊,始于熙宁五年(年)。

黄庭坚与苏轼对弈

那年苏轼在潮州太守孙觉处见到黄庭坚的诗文倍加赞赏。元丰元年(年)春夏之交时,苏轼接到黄庭坚寄来的书信和赠诗,并于初秋作答,随后两人就开始诗文唱和,翰墨往返,数年之间一直都处于神交之中。

黄庭坚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黄庭坚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黄庭坚的诗,被苏轼称为“山谷体”。

黄庭坚的书法独树一格,自成一家,他和北宋书法家苏轼、米芾和蔡襄齐名,世称为“宋四家”。在文学界,黄庭坚生前与苏轼齐名,时称“苏黄”。作品有《山谷词》《豫章黄先生文集》等。

总之,面对屡次不公正待遇的黄庭坚,因始终为民众利益着想,正直与坚持原则,善于调整心态,通过广交良师益友,钟情文学创作等形式来排解心中苦闷,最终成长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与书法家。他成功化解心结的方式与方法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

双井村的黄庭坚雕塑

本文由“老吴侃国学今用”原创,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zhouzx.com/yzsxs/1292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