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州ldquo党建文化养老rdq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传递 https://hn.qq.com/a/20161116/037913.htm“近年来,宜州区老年大学以创新载体、先锋引领、助推特色为抓手,坚持把为党的事业增添正能量作为老干部工作的价值取向,努力打造有宜州特色的新时代文化养老家园。”8月5日,河池市宜州区老年大学负责人说。
上一篇文章: 最有趣的年味图片出来啦,快来看看广西各地 下一篇文章: 河池宜州区庆远镇安全防护宣传教育全覆盖
咘唠文化助力脱贫服务团深入怀远镇大任村开展产业扶贫活动。(覃芳思供图)
党建+创新载体,永葆先进性。一是创新“三个课堂”。在巩固和提高常规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激活第一课堂,根据学员情况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授课方式,让学员进得来、留得住。拓展第二、第三课堂,由党小组、学习兴趣小组及各类协会组织学员开展活动和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如每学期期末开展学习汇报,组织学员参加“三月三”民俗巡游、“七一”“国庆”文艺演出、书画下乡惠民,到部队联欢,特殊学校慰问演出等;在自治区“老干部唱响壮乡新时代”和“赞颂新变化、喜迎十九大”山歌征集活动中,宜州荣获集体一等奖,学员卢桂珍荣获自治区第六届“多彩金秋”山歌擂台赛“歌王”桂冠。二是创新党内政治生活。以时事政治学习、教学活动为主要内容,开好支委会、党小组会和支部党员大会,加强老干部党性锻炼,提高组织观念。开展主题党日活动,过政治生日;举办党员“庆国庆送辉煌展才艺”专场晚会、红歌大赛;到赴贵州、重庆、东兰等地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到宜州监狱接受廉政教育,进一步树立了老干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咘唠文化助力脱贫服务团深入怀远镇大任村开展产业扶贫活动。(覃芳思供图)
党建+先锋引领,传递正能量。一是搭建志愿服务平台。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作为组织建设的“动力引擎”,成立以党员为支撑、骨干学员协同配合的志愿者队伍,打造“党员义工”“雷锋班”等10多个志愿服务队,推行“菜单式”服务制度,根据学员专业特长、兴趣爱好,建立老干部志愿者“专长菜单”,组织他们认领服务项目,引领学员有针对性地参与各类公益活动。如组织以党员老干部为骨干的“咘咾文化助力脱贫服务团”,先后到福龙、龙头、洛西、刘三姐等乡镇开展文艺宣传、法律服务和科技文化服务等,以文化助力脱贫攻坚。二是用活党建教学形式。以班、组、个人为单位,创新“一对一”“一个人的党课”“板凳党课”等教育形式,开展党的十九大精神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贫困村、进贫困户的“五进”活动;与河池学院学生党支部开展共建活动,实现党性教育“薪火相传”。组织名党员老干部组成32支十九大精神宣讲团、“习论”宣讲队、山歌文艺宣传队开展宣讲报告场次,文艺演出多台,赠送学习资料多份,捐资3万多元资助贫困儿童。宜州区咘咾文化助力脱贫服务团赴龙头乡服务活动现场。(兰利秋供图)
党建+助推特色,老亦有所为。一是助推特色品牌提升。成立党员老干部“经典传递正能量?山歌传唱好声音”增添正能量活动领导小组,组织老干部学红山歌、编红山歌、唱红山歌、赛红山歌,传唱党的声音,通过挂牌成立老干部山歌协会,建起“歌乡秋颂”根据地,打造具有刘三姐风情的“歌乡秋颂”品牌。老年大学创办出版了《诗词期刊》、《山谷诗苑》、《桑榆放歌》、《倚罗新声》等正能量诗词、山歌刊物,唱响宜州特色《歌乡秋颂》老干部山歌品牌。二是助推民族特色文化发展。坚持党建文化与民族文化融合发展,主动顺应群众文化需求,打造以“市民周周乐大舞台”为核心的城市广场文化,以戏曲彩调、刘三姐歌谣为主导的民族演艺文化,以“刘三姐文化旅游节”“三月三歌圩”为代表的民俗节日文化,与都安、巴马等23所学校开展“戏曲进校园”传习表演等各类活动,确保了党对文化团体的政治引领。如今,全校师生正以活到老、学到老、奉献到老的新时代新姿态,用“党建+文化养老”“托起最美“夕阳红”,为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养老中国梦做出新贡献。来源:今日宜州
监制:昌敏
编辑:冰锋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zhouzx.com/yzsxc/60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