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州怀远镇各村社区名字的由来和历史

宜州地名文化多彩灿烂。前段时间介绍了庆远镇各村(社区)名字的由来和历史,今天接着介绍怀远镇的,一起来看看。

怀远社区

地名由来

因居委会驻怀远街得名。传曾有位名叫张怀远的人在中洲河与龙江交汇处开设了一家名为“怀远号”店铺,后渐成街圩,故名。

地名含义

怀远,指名叫张怀远的人。

历史沿革

宋熙宁十一年()置怀远寨,为其得名之始。清末为怀远圩,属宜山县古阳乡下青里。民国二十八年()属怀阳镇。年属怀远镇。年改街委会。年6月改社区。

实体概况

镇人民政府驻地。在镇境中部。东接坪上村、楞达村,南连甘村,西邻怀远村,北靠北斗村。面积0.5平方千米。辖上和街、兴隆街、中和街、文昌街、新建街、富豪街6条街道。社区居委会驻中和街。有人,有壮、汉、苗、瑶等民族。经济以商业为主,居民多经商。黔桂铁路、汕昆高速、县道过境。龙江、中洲河流经。境内有码头、骑楼街、商号、会馆等古迹。有山歌、彩调、桂剧和渔鼓等民间艺术形式。

怀远村

地名由来

因与怀远街相邻得名。

地名含义

曾有位名叫张怀远的人在中洲河与龙江交汇处开设了一家名为“怀远号”的店铺,后此地发展成街圩,故名。

历史沿革

宋朝熙宁8年(公元年)置怀远寨,清朝康熙年间(公元至年)设置有怀远塘。民国时期,怀远村大多为怀阳镇辖域。年设怀远乡,属宜山县第七区。年改村,属怀远乡。年改大队,属怀远公社。年改公社,属怀远区。年复改大队,属怀远公社。年属怀远镇。年改村。

实体概况

镇人民政府驻地。东接怀远社区,南连甘村、谭村,西邻谭村,北靠北斗村。面积9.27平方千米。辖林场、江口、湾田、头坝、蔡家沟、大河、新村、牛鼻梁、白虎山、吴家岭共10个屯。村委会驻蔡家沟。有其中汉族,壮族,仫佬族,瑶族,苗族等民族。年底有户人,其中壮族人口人,占56.3%。主要有白虎山、龙江河。耕地面积亩,林地面积.23公顷。农业主产稻谷、甘蔗、蚕茧。特产辣椒、百香果、糯玉米。工业以丝绸、化工、水泥为支柱产业。黔桂铁路、金宜一级公路国道、宜河高速公路过境。有古街、三大寺庙、四大码头、五大会馆等旅游景点。有怀远中学、怀远小学等中小学校2所,怀远卫生院1个医疗卫生机构。

楞达村

地名由来

因驻地得名。因村后侧有石壁(石山)而得名。

地名含义

楞达,壮语laengdat,“楞”音近壮语“laeng”,指后面;“达”音近壮语“dat”,指山崖。意为石壁的后面。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历史沿革

民国时期属吉甫乡。年设楞达乡,属宜山县第七区。年改大队,属怀远公社。年改公社,属怀远区。年复改大队,并析出甘村大队,属怀远公社。年属怀远镇。年改村。

实体概况

在怀远镇境东部,镇人民政府驻地东南方向3千米。面积14.57平方千米。东接刘三姐镇岩田村、坝头村和庆远镇叶茂村,南连甘村,西邻怀远社区,北靠坪上村。辖楞达、都朝、寨坪、大洞塘、中隘、桥头、林场、新塘和凉板9个屯,14个村民小组。村委会驻楞达屯。有壮族、汉族、仫佬族、瑶族、苗族等民族。年底有户人,其中壮族人口人,占84%。主要有天门山、龙江河。耕地面积.13公顷,林地面积公顷。农业主种稻谷、桑树,特产辣椒、草莓。黔桂铁路、金宜一级公路、宜河高速公路过境。有小学校1所,村卫生室到1个。

甘村

地名由来

因村委会驻甘村得名。

地名含义

甘村指甘氏所建的村。

历史沿革

民国时为甘村、思秧村,属宜山县吉甫乡。年属楞达乡。年属楞达大队。年属楞达公社。年析置甘村大队,属怀远公社。年改村,属怀远镇。

实体概况

在怀远镇境南部,镇人民政府驻地南5千米。东接庆远镇叶茂村、岭坪村,南连同德乡六桥村,西邻罗山村,北靠怀远村、怀远社区、楞达村。面积25.99平方千米。辖大洞、楞口、思秧、马安、三合、甘村、料洞、加燕、垒底9个屯,17个村民小组。村委会驻思秧屯。有壮族、汉族、仫佬族、瑶族等民族。年底有户人,其中壮族人口人,占91.4%.靠龙江河。耕地面积.67公顷,林地面积公顷。农业主种稻谷、甘蔗、桑树,汕昆高速公路、宜州至同德公路过境。有小学校1所,村卫生室1个。

谭村

地名由来

因所辖谭村自然村得名。

地名含义

谭村指谭氏所建的村。

历史沿革

民国时为福安村,属宜山县吉甫乡。年与福庆、福寿2村并为谭村乡,属宜山县第七区。年改大队,并析出李家寨大队,属怀远公社。年与李家寨大队并为谭村公社,属怀远区。年改大队,并复析出李家寨大队,属怀远公社。年改村,属怀远镇。

实体概况

在镇境中部,镇人民政府驻地西北2.7千米。东接怀远村,南连罗山村,西邻李家寨村,北靠北斗村。面积20.46平方千米。辖上垒、下垒、福洞、白马寨、新坪、坪村、官坝、九冬、谭村、冲造、鱼苗场、古星塘、荣山、??底、吉甫、缸瓦厂、马安17个屯。村委会驻鱼苗场。有汉、壮、瑶等民族。年底有户人,其中壮族人口人,占87.6%。丘陵地貌。主要有旱山、迟河山。有龙江河。耕地面积公顷,林地面积.62公顷。农业主产稻谷、甘蔗、蚕茧。特产辣椒、甜玉米。黔桂铁路、金宜一级公路国道、汕昆高速公路过境,设有高速公路出入口。小学2所,1个医疗卫生室。

李家寨

地名由来

因所辖李家寨自然村得名。

地名含义

李家寨指李氏所建的村。

历史沿革

民国时为福庆、福寿2村,属宜山县怀阳镇。年并入谭村乡。年析置李家寨大队,属怀远公社。年并入谭村公社。年复析置李家寨大队,属怀远公社。年改村,属怀远镇。

实体概况

在镇境西北部,镇人民政府驻地西北6千米。东接北斗村,南连谭村、罗山村,西邻德胜镇赛平村,北靠安马乡木寨村。面积25.09平方千米。辖十里塘、冲定、洞背、隘底、六塘、拉瓦、李家寨、新蒋村、蒋村、祥合、莲塘、斋堂、上盘、牛眼、九菜、六塘洞、新村、林业、芋头峒口19个屯。村委会驻十里塘屯。年底有户人,其中壮族人口人,占76.3%。耕地面积.73公顷,林地面积.52公顷。农业主种水稻、桑树,特产辣椒、糯玉米。黔桂铁路、金宜一级国道、宜河高速公路过境。有1所小学,医疗卫生室1个。

罗山村

地名由来

因村委会驻罗村得名。

地名含义

“罗山”指所辖罗村、山脚各一字。

历史沿革

民国时为山脚村,属宜山县吉甫乡。年改罗山乡,属宜山县第八区。年改大队,属怀远公社。年改公社,属怀远区。年复改大队,属怀远公社。年改村,属怀远镇。

实体概况

在怀远境西南部,镇人民政府驻地西南9千米。东接甘村,南连同德乡众联村,西邻德胜镇大邦村,北靠李家寨村、谭村。面积38.57平方千米。辖辖山脚、平兆、加乜、罗村、塘里、平胸、河头、大村、东头、友谊关、木逻、高索、朝村、得碍、纳定、楞口、大塘、高楼、纳满、祥脑、古笔、大安、林场23个屯。村委会驻山脚屯。年底有户人,其中壮族人口人。丘陵地貌。有龙江河。94.3%耕地面积.33公顷,林地面积公顷。农业主种甘蔗、桑树、水稻。有小学1所,村级卫生室1个。

坪上村坪上村

地名由来

因所辖原坪上片村得名。因地势比较平坦而得名。

地名含义

坪上指平坦之地。

历史沿革

民国时为坪上、白孟、古波3村,属宜山县吉甫乡。年坪上、白孟、古波3村合设坪上乡,属宜山县第七区。年改大队,属怀远公社。年析出拉外大队。年与拉外大队并为坪上公社,属怀远区。年复改大队,并析部分辖区归拉外大队,属怀远公社。年改村,属怀远镇。

实体概况

在镇境中部,镇人民政府驻地东北3千米。东接大任村,南连楞达村,西邻北斗村,北靠拉外村。面积32平方千米。辖长岭、冲英、古波、屯近(北屯近、南屯近)、泥桥、要山、马道、山隘口、寨脚、山羊店、八滩、任洞(北任洞、南任洞)、白孟(东白孟、西白孟)、岩口3片村17个屯。村委会驻长岭屯。有壮、汉、仫佬等民族。年底有户人,其中壮族人口人,占84.9%。主要山脉有八滩山、要山。河流有龙江河。有铁矿、朱砂矿。耕地面积公顷,林地面积.8公顷。农业主种桑蚕、甘蔗、果蔬,特产辣椒、西瓜。有八滩山、画马岩等旅游景点。有小学1所,村级卫生室1个。

拉外村

地名由来

因原驻拉外得名。

地名含义

拉外,壮语lajfvaiq,“拉”音近壮语“laj”,指下面;“外”音近壮语“fvaiq”,指棉花。意为棉花地的下方。

历史沿革

民国时为拉外村,属宜山县安马乡。年属第七区洛音乡。年属坪上大队。年析置拉外大队。年并入坪上公社。年析坪上公社和安马区洛音公社部分区域合置拉外大队,属怀远公社。年改村,属怀远镇。

实体概况

在怀远镇境东北部,镇人民政府驻地东北方向6千米。东接大任村,南连坪上村,西邻北斗村和安马乡木寨村,北靠安马乡白屯村。辖龙公峒、东升、谭峒、竹峒、毛峒、标峒、拉王、排峒、坡罗峒(内坡罗、外坡罗)、拉外、坡任1片村12个屯。村委会驻龙公峒屯。面积24.68平方千米。壮族聚居。年底有户人,其中壮族人口人,占99%。耕地面积.13公顷,林地面积.67公顷。农业主种甘蔗、桑树,特产甘蔗。医疗卫生室1个。

大任村

地名由来

因村委会驻大任村得名。

地名含义

大任,壮语Daihimq,“大daih”指大,“任imq”指(大水)淹、淹没,意为被大水淹泡的峒场。该村所处峒场常遭水淹泡,故名。

历史沿革

民国时为大应村,属宜山县白崖乡。年改大任乡,属宜山县第七区。年改大队,属怀远公社。年改公社,属怀远区。年复改大队,属怀远公社。年改村,属怀远镇。

实体概况

在怀远镇境东北部,镇人民政府驻地东北21千米。东接乍洞村,南连岩田村,西邻拉外村,北靠祥贝村。面积23.37平方千米。辖直峒、港峒(上港峒、下港峒)、模峒、大任、梯峒、小任、果愁、岩泥、隘峒、草峒、烟峒、华峒、笋峒、北茶峒、南茶峒、棉花峒、果西、因为峒、果怀、牛角1片村21自然村。村委会原驻直洞村。年8月13日搬至下港洞村。有壮、汉、仫佬等民族。年底有户人,其中壮族人口人,占96.2%。山区地貌,主要有宜州第二高峰——高暮山。耕地面积.67公顷,林地面积.52公顷。农业主种桑树、玉米。医疗卫生室1个。

北斗村

地名由来

因驻地所在北斗片村得名。北斗片村原耕地仅产豆八斗,得名“八斗”,后谐音演变为“北斗”。

地名含义

“北斗”指“八斗”。

历史沿革

民国时期为山等村,属吉甫乡。年设北斗乡,属宜山县第七区。年改大队,属怀远公社。年改公社,属怀远区。年复改大队,属怀远公社。年改村,属怀远镇。

实体概况

在怀远镇境北部,镇人民政府驻地北3千米。东接坪上村,南连怀远社区、怀远村、谭村,西邻李家寨村,北靠拉外村和安马乡木寨村。面积19.22平方千米。辖北斗(上北斗、中北斗、下北斗)、杨家、山等(崩山、上崩山、下崩山)、凉水泵、塘边、大湾、枧上、久住、龙塘、岭坪、太尾、大协、崇门、牛峒、山背2片村19自然村。村委会驻中北斗。有壮、汉、仫佬、瑶等民族。年底有户人,其中壮族人口人,占85.9%。丘陵地貌。中洲河穿村而过。耕地面积亩,农业主种甘蔗、桑树、蔬菜,特产辣椒、糯玉米。宜州至安马县道过境。有小学校1所,医疗卫生室1个。

宜州区民政局莫家玲专稿

东门酒客

小赏怡情

赞赏

人赞赏

长按







































北京看白癜风的最专业医院
白癜风医院南京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zhouzx.com/yzsxc/4916.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