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黑除恶打掉涉恶团伙25个,宜州在
这是一个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重点战场
目前
三个涉黑涉恶团伙重大案件
一件判决
一件开庭审理结束
一件正在起诉
这样的阵仗在河池市独一份
在广西也不多
一年来,宜州区委政府以及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投入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截至目前,排查涉黑涉恶线索68条,确定涉黑涉恶线索19条;成功打掉涉黑犯罪集团3个,起诉65人,收缴枪支2支,缴获刀具一批,覃建强等涉黑犯罪团伙29人判决获罪;打掉涉恶团伙25个,抓获犯罪嫌疑人一批。今年7月,自治区公安厅对宜州区年度“神剑﹒打黑除恶”重点 “自治区、河池市把宜州区作为重点战场,那我们就一定要集中力量,一定要打赢扫黑除恶人民战争……”年初,在宜州区政法工作会议上,区委书记翟红玲亲自动员,并部署相关工作。之后,区人民政府区长梁宁以及班子成员按照分工各司其职。
“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责任,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摆到工作全局的突出位置。”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覃泽勤说,区委、区人民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对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作出批示,多次深入政法部门调研、了解和督导工作推进情况。
在各乡镇、各成员单位把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全区上下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法委组织协调、政法机关密切协作、各成员单位及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各相关单位围绕组织领导、宣传发动、线索摸排、打击整治、机制建设等工作,采取有力措施,共同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纵深开展。
与此同时,成立由区委、区人民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相关四家班子领导任副组长,相关单位和乡镇主要领导为成员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并根据形势需要,将领导小组成员划分到5大战区开展工作。
此外,成立区扫黑办,并从区委政法委机关和政法部门抽调精干力量,组成6个专项工作组,负责领导小组日常协调督导工作。成立“神剑?打黑除恶”专项行动重点 “老哥,这些年在村里有没有发现一些人以强欺弱,或者以宗族势力欺压群众的……”副区长、公安局长任中伦到扶贫点看望帮扶对象,上门入户宣传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了解相关情况。工作中也没有忘记,带头在 宜州区充分利用新闻媒介,通过张贴通告、印发宣传资料、悬挂标语、电视、网络宣传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社会宣传,教育群众,震慑犯罪。截至目前,已印发《致宜州区人民群众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一封信》及扫黑除恶宣传单20余万份。张贴“两高两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通告份,宣传通告份。在乡镇、村(社区)交通要道树立固定标语50块,大型横幅标语多条,并专门拨付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宣传经费20万元,为扎实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与此同时,通过开通举报电话、加大有奖举报奖励、设立举报信箱、接受群众来信来访等形式,并利用互联网、 精心梳理三年来寻衅滋事、打架斗殴及群体性事件开展涉黑涉恶线索摸排,把关键证据落实到事到物到人。截止目前,共排查各类涉黑涉恶线索68条,确认涉恶线索19条。
建立齐抓共管协作机制。完善政法委、纪检监察、组织、宣传、公检法司8个专项斗争重点部门协作配合机制,加强协作沟通协调,围绕信息共享、工作联动、打防一体、标本兼治要求,凝聚工作合力。建立日常排摸责任机制、线索核查管理移交机制、案件联席会商和督办机制、有奖举报机制等,有效推动专项斗争健康有序开展。
一场举全区之力,发动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的扫黑除恶人民战争持续推进。
03
密集攻击,精准打击火力全覆盖
一场扫黑除恶人民战争摧枯拉朽。
“宜州区始终坚持重拳出击、严厉打击,推动形成依法严打的高压态势。”公安局政委陆岸介绍说,针对11类涉黑涉恶违法犯罪行为,对群众 由此,先后打掉“5.20”“8.4”“5.19”涉黑犯罪集团3个;前不久,德胜镇上坪村涉嫌寻衅滋事、洛东镇坡榄村涉嫌开设赌场、工业园区涉嫌滋事3个团伙正在收网。同时,将打击整治“恶意阻工”与扫黑除恶结合起来,对龙头乡龙盘村上谭屯以林某坤、邓某干等为首阻挠贵南高铁施工的“黑村霸”予以严厉打击,抓获首要分子并刑事拘留。
截止目前,公安机关共立刑事案件起,破获起,刑事案立案同比下降16%,破案同比上升16%。刑事拘留人,逮捕人,移送起诉人,检察院起诉人,抓获历年网逃19人,抓获省内、省外逃犯56人。
此外,全区将深挖彻查黑恶势力“保护伞”,作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重中之重。
宜州区始终坚持将扫黑除恶与反腐败斗争和基层“拍蝇”相结合,对黑恶势力的“关系网”“保护伞”一律一查到底。截至目前,纪检监察部门排查各类涉黑涉恶线索7条,移送问题线索4条;立案查处基层党员干部、公职人员涉恶问题2件,给予开除党籍处分1人,留党察看处分1人。
04
打扫战场,修复夯实基层组织政权
专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 宜州区在开展扫黑除恶人民战争中,注重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对21个软弱涣散村级党组织由区四家班子党员领导进行包保,累计解决问题32个,并将整顿整改工作纳入基层党建目标责任考核体系。严厉查处4起农村党员干扰基层社会生产生活涉恶问题。建立防范黑恶势力侵蚀基层政权机制,对群众反映强烈、问题较多的村(社区)组织开展“回头看”,核实是否存在涉黑涉恶情况,按程序把不符合条件的村干部清除出去。
与此同时,全区深化拓展“党领民办·群众自治”,组建屯级党群理事会参与乡村治理,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与基层矛盾纠纷化解、社会治安巡防、社会和谐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推动关口前移。构建屯级党群理会成员参与的矛盾纠纷化解体系,创新成立区、乡、村、屯四级社会矛盾纠纷联动调处中心,基层组织主动参与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将大量民间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实现“小事不出屯”。
构建屯级党群理事会融入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由党群理事会民主推选出名群众义务担任治安巡防员,组建社会治安义务巡防组织个,实施社会治安群防群治工程,建立“社会末梢”群防群治网络。构建屯级党群理事会协同的维稳信息预警体系,将部分党群理事会成员聘为维稳信息员,开展农村涉黑涉恶信息日常排查、社情民意收集工作,及时掌握动态信息,预防危害社会事件发生,构建起全民参与、协同共治乡村治理大格局。
作者:何可寒庆军李志武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zhouzx.com/yzsxc/46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