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来看看今年七个宜州建设得怎么样啦
今年以来,在河池市委、市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宜州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提质发展工作总基调,以开展“七大行动”提质年活动为抓手,奋力建设“清朗、和谐、生态、小康、便捷、实力、魅力”七个宜州。
年1-9月,宜州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呈现“缓中趋稳、稳中有进”良好态势。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84.4亿元,增长8.8%;财政收入6.1亿元,增长12.1%;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6.1亿元,增长27.9%;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5.8亿元,增长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0亿元,增长11.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7.6%。
1着力建设清朗宜州,政治生态风清气正。深化拓展“党建+”工作模式,党组织建设“百日攻坚”行动成效明显。扎实推进“书记领谈”工程,不断夯实基层党建责任。率先创建覆盖区乡村三级“新时代讲习所”,打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研习阵地”。突出山歌宣讲特色,被评为“全区理论宣讲先进集体”。聚焦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有效增强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引领力。
扎实推进国家监察体制试点改革,圆满完成纪委派驻机构改革任务。创新运用阳光政务监管平台核查扶贫领域违法违纪问题线索50条、立案17件,是河池市首个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扶贫资金、扶贫项目进行监管县区。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持不懈纠正“四风”。1-9月,纪检监察机关立案审查件,结案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人,风清气正政治生态正在形成。
2着力建设和谐宜州,社会生态团结和谐。
抓好民生事业,增进民生福祉。优先发展教育,统筹推进各阶段教育提质发展,义务教育学校学区制管理改革走在河池市前列。年高考成绩创历史新高,一本上线人数达人,同比增长66%,高中学考巩固率排河池市首位。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前并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目标考评任务。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全面铺开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宜州列为广西首个“国奶扶贫工程”项目试点,在自治区“国奶扶贫”工作会上作经验交流发言。培育养生养老产业,刘三姐镇评为“广西养生养老小镇”。
加快文化体育事业发展,宜州刘三姐文化博物馆实现揭牌开放。强化平安建设,保障民生安全。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化和拓展“公安+N”社会治安立体化防控工作成效,刑事案件立案率和破案率实现“一降一升”。创新成立社会矛盾纠纷联动调处中心。食品药品安全形势稳中向好,安全生产持续稳定,无重特大事故发生。加强文化引领,促进社会和谐。注重基层文化建设,农家书屋工程建设普及率达%。精神文明创建取得新成效,安马乡木寨村获评第五届全国文明村镇。凝聚统战力量,我区代表河池在广西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报告会作典型经验发言。
宜州刘三姐文化博物馆实现揭牌开放▲
宜州区社会矛盾纠纷联动调处中心成立▲
安马乡木寨村▲
3着力建设生态宜州,自然生态山清水秀。
培育绿色循环工业,1-9月三大循环经济产业产值突破35亿元,同比增长28%。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深入推进国家现代农业桑蚕产业园、国家级桑蚕茧丝绸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区创建工作,全国首家构树产业院士专家工作站在我区挂牌成立。抓好特色小镇建设,刘三姐镇入选广西第一批特色小镇名单。大力推进“宜居乡村”建设,“美丽河池?宜居乡村”活动现场推进会在宜州召开。18个村(社区)评为“自治区级生态村”,48个村(社区)评为“河池市级生态村”。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抓好中央境保护督察组反馈交办问题及“回头看”期间交办群众举报信访投诉案件整改办理。全面推行河长制,在河池市验收考评中排名第一。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3.5%,城区饮用水水质达标率%。入围“百佳深呼吸小城”候选城市名单。
全国首家构树产业院士专家工作站在我区挂牌成立▲
刘三姐镇小龙村全貌▲
团区委组织青少年及家长清理六坡水库垃圾▲
工作人员在下枧河六妹村拆除涉河违章建筑▲
4着力建设小康宜州,脱贫攻坚蹄疾步稳。
按照“核心是精准、关键在落实、确保可持续”要求,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在自治区年度51个有扶贫开发任务的非贫困县(市、区)考核中荣获一等奖。实施“十大百万”扶贫产业工程,特色产业贫困户覆盖率达94.8%,特色产业基地个贫困村覆盖率%。大力推广的构树扶贫产业引起国际法国敏柏宁北京中科中医院好不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zhouzx.com/yzsxc/4611.html